新聞網訊(通訊員湯莫亞、王頌)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正式頒發了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夏軍教授入選。
夏軍長期從事水文水資源研究,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徑流形成與轉化的時變非線性理論、流域“水量-水質-水生態-水管理”的系統綜合與集成創新,以及在長江、黃河、淮河以及西北新疆塔里木河等流域綜合管理與應用和國際合作,取得了系統性成果:創新了水文非線性理論與方法,揭示了徑流形成與轉化的時變增益非線性機理,推動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重要引擎的水文科學應用基礎研究;發展了流域水系統理論方法,研發了分布式時變增益模型及長江模擬器,應用到流域水安全適應管理,產生突出經濟和環境效益;在國際水組織及全球水計劃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改善全球水管理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水管理做出突出貢獻。2019年獲“國際大地測量及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會士(Fellow)榮譽;2022年獲“國際水資源研究和環境管理終身成就獎”;被評價為 “在發展水文科學和國際合作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并且應用他的研究和水文學知識,使得社會受益”。
據悉,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科協系統的最高獎項。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科技三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廣泛開展創新爭先行動,進一步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進程中奮勇爭先砥礪建功,樹立新時代國家科技創新領域的楷模,2017年經中央批準,設立全國創新爭先獎。該獎項由中國科協、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主辦,表彰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評選周期為3年,2017年開展首屆評選表彰,2020年開展第二屆評選表彰,今年是第三屆。
(學生編輯:陳巧燕 編輯:肖珊)? ? 轉載自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