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先后參與和主持了劉家峽、鹽鍋峽、石泉、安康、龍羊峽等水電站建設。1984—1988年在水利電力部、1988—1992年在能源部工作期間,推進了水利電力工程技術進步和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參加了三峽工程論證并擔任論證領導小組副組長。1993年至2003年主持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研究和決策了工程施工總體布局、交通運輸方案、導流圍堰工程、大壩快速施工以及大型水輪發電機組選型采購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技術和管理問題;實行分項目招標、分項目管理,建立了完整的質量控制、投資控制體系及多元化籌資方案;提出“雙零”建設管理目標,實現工程與環境同步建設,確保了三峽工程預期目標順利實現。主要論著有《長江三峽工程(技術篇)》《三峽大壩混凝土施工》《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管理的實踐》《長江三峽工程的哲學分析》《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Countermeasures》《將核電站反應堆置于地下的設想》等。其中《三峽工程大壩混凝土快速施工新技術的研究及實踐》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2年,榮獲由國際大壩委員會頒發的國際大壩委員會榮譽獎。2007年,榮獲由全美華人工程師協會頒發的杰出華人工程師獎。2015年,榮獲由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頒發的工程成就獎。